天天最资讯丨走好绿色文明发展之路 曲靖师宗这样做
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、云南省“美丽县城”,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级复检,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进入公示阶段,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入选省级示范候选名单,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复核验收,成功创评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……
(相关资料图)
这是今年年初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“成绩单”。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西部小县,在2022年,成功完成这么多国家级和省级的创建创评工作,实属不易。
师宗县城一角。
面对产业体系的优化重构,立足发展定位,产业转型步伐加快
2022年,师宗县聚焦“不锈钢城”定位,年产95万吨不锈钢转型升级、年产20万吨宽幅冷轧、剪板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,不锈钢产业园科技研发孵化中心及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开工建设,实现不锈钢产值109.7亿元、同比增31.76%;聚焦绿色铝精深加工基地定位,师宗绿色铝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,年产1000万套安防部件暨总部项目建成投产,年产500万平方米高端铝合金项目顺利实施;聚焦特色种植示范基地定位,“三个20万亩”基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,累计发展蔬菜17万亩、道地药材15.08万亩、优质水果12.02万亩,总产值27亿元。新增垦造耕地2754.2亩、水田428.02亩,“中国好粮油”项目全面建成,播种粮油作物63.7万亩、总产量23.85万吨。
师宗五龙景区一角。
以五龙绿美乡镇为重点,推进五龙、凤凰谷景区建设。五龙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、彩云石洞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,积极培育丹凤古城、大同下宜卡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。全年共接待游客312.16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.83亿元。
以师宗电商创意园为平台,推出了“师宗沃柑”“师宗柠檬”等具有师宗元素的区域公用品牌,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亿元。完成“三品一标”申报认证8个,县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,建成快递物流及五金产业园。
一网整合数据,启动大数据集成中心、指挥中心建设。“数字师宗”AI中台上线试运行,初步集成13个存量数字化管理平台,系统全融的大数据指挥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。
师宗县竹基镇抵鲁村万寿菊种植基地。
面对协同发展的美好愿景,着眼系统破题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
2022年,师宗县“三区三线”划定通过国家核查,完成城市开发边界修编,划定永久基本农田83.32万亩、生态红线范围471.3平方公里、耕地保护目标100.5万亩、城镇开发边界规模27.45平方公里,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70.33万亩。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外104个行政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,启动县城开发边界内局部地形图测绘和控制性详规编制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通过初审,动态收储土地1097.88亩。
完成北入城口、贯冲坡入城口提升改造,打通3条断头路,改造老旧小区29个,新增公共停车位1030个,改建城市公厕116座,改造县城雨污管网、老旧供水管网56.04公里,铺设燃气管网6.1公里,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。
推进4条老街提升改造,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,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率、垃圾日产日清率达100%,城市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。
依法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.67万平方米,处置闲置土地169.94亩、批而未供土地169.9亩,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改革稳步实施,“划行规市”提标扩面,老旧小区新型物管全面铺开,城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。
彩云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加快建设,开展乡村振兴“十百千”示范工程,丹凤街道古城村成功创建为省级精品示范村,下宜卡、冒水洞等32个美丽村庄创评通过市级验收。
新改建农村卫生公厕34座、户厕4600座,集镇、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%,处置率分别达100%、98.2%,创评三星级自然村53个,“四有四无”整治达标自然村230个。
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完成10公里路网、11公里雨污管网、28公里供水管网、7.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大同片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主体工程,启动园区物流货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。
罗师灌区工程前期工作顺利开展,天生桥水库工程完成建设,花脸岩水库灌区工程、子午河(中段)、设里河(高良段)河道治理工程有序推进,20件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顺利实施。年产8万吨风机塔筒项目建成投产。丹凤风电场西区实现并网发电,蒋家坡和米车石漠化生态修复3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推进,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72个。新建、改扩建通信基础设施306个。
整改中央和省市生态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1325个,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。启动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行动,完成4家企业燃煤锅炉改造,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100%。
推进东风水库、大堵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,实施子午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,纳入监测范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均达Ⅲ类标准以上,城区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。
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完成重金属废渣整治。完成草原生态修复0.3万亩、营造林1.58万亩,完成水土流失治理37平方公里,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%。在全市率先开发林业碳汇资源13.22万亩、碳汇总量240.3万吨。完成城市绿化美化3.8万平方米、交通绿化美化59.02公里、河湖绿化美化2.82万平方米、矿山绿化美化51.85公顷,创建市级绿美村庄70个、绿美社区20个,五龙乡入选云南省绿美乡镇、古城村入选云南省绿美村庄。
师宗县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一角。
面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,笃行利民之举,民生保障更加殷实
2022年,完成荣海小学、第四中学二期项目建设并实现秋季招生,新增学位4900个。完成中心厨房项目建设,实现城区小学集中供餐。
完成“公参民”学校规范工作,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实施,“县管校聘”试点改革成果全面巩固,职业教育、特殊教育、民族教育、民办教育、老年教育全面发展。
师宗县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复审,县妇幼保健院加快建设,县人民医院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、县疾控中心核心能力“双提升”项目建成投入使用。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,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快形成。
建成县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,全面完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。1件作品获全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传承奖,27件作品获省市广电网络视听节目奖及好新闻奖,县文化馆通过“国家一级馆”复评,五龙龙布瑞刺绣工艺品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市级非遗工坊。
师宗县新增城镇就业3406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.5%以内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.16万人。社会基本保险应保尽保。发放城乡低保、特困供养、临时救助等资金9007万元。城市公益性公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,建成2个农村公益性公墓。新增托育服务机构1个,新建县级养老服务中心,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及60%以上的农村社区。(刘文兵、袁燕坤、刘小永、田昌维、孙石庆 文/图)
来源:师宗县委宣传部